
近日,辽宁省人社厅等多个部门联合印发了《“技能辽宁行动”实施方案》提出在全辽宁省实施“技能辽宁行动”,进一步健全技能人才培养、使用、评价、激励机制,推动辽宁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。
《“技能辽宁行动”实施方案》紧贴产业发展需求发布急需紧缺技能人才目录。计划每季度发布急需紧缺技术工种50个左右,全年开展急需紧缺工种培训5万人次左右。引导大中型企业依托职业院校或本企业培训中心,采取校企合作、工学交替等方式,组织技能岗位在职职工(含见习期)参加新型学徒制培训,全年支持各类企业自主开展补贴性培训20万人次左右,按规定给予每人1000元—5000元培训补贴。支持各级各类企业面向本企业职工自主开展技能人才评价,全年自主评价5万人次左右。
《实施方案》面向高校毕业生、农民工、退役军人、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开展技能培训。面对毕业离校三年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及下年毕业的在校生,每年下半年组织实施3—6个月的数据分析、工业软件、数据安全等专业免费专业转换及技能提升培训。全年培训高校毕业生1万人次左右,按规定给予每人每月1500元—2000元培训补贴,补贴直补培训机构。组织农民工开展技能培训和新职业新业态培训。积极推动退役军人参加政府补贴性培训,全年争取培训退役军人1万人次左右。组织失业人员等其他重点群体开展免费技能培训,全年共开展失业人员等其他就业重点群体技能培训5万人次左右。深入实施创业培训“马兰花”计划,全年培养创业带头人1万人。
创建培育具有本地特色的职业技能培训品牌,各地动员职业院校、各类培训机构为技能培训品牌建设提供支撑,按规定给予培训补贴。打造技工院校技能人才培养主阵地,持续巩固扩大招生规模,在校生规模逐年上升,力争突破7万人。定期开展优质技工院校及优质专业建设,评选10所优质技工院校、30个左右优质专业,打造技工教育特色品牌。将技工院校教师纳入“职业教育省级教学名师、专业带头人”评选范围。
此外,《实施方案》还指出要在各类职业技能培训中增加有关数字技能的培训内容,特别是面向新职业重点开展人工智能、大数据、云计算等数字技能培训,推动实施“互联网+职业技能培训”模式。提升技能人才公共服务能力,组织开展“辽宁省优秀高技能人才”评选活动,评选“辽宁工匠”20人、“辽宁技能大奖”50人、“辽宁技术能手”100人。新增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示范基地10家、技能大师工作站15家左右。举办辽宁省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,引领各地、行业企业、院校开展百万人次的技能比武和交流展示。(总台记者 陶泽文)